近年来,区交通运输局深化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创新构建“精准滴灌”式普法体系,聚焦企业关切与行业风险,通过前置服务、靶向宣讲、信用修复的全链条法治赋能,推动普法工作与行业治理深度融合,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法治动能。
“合规指导+风险预警”前置服务。该局将普法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,组建专业普法服务团队,主动对接“两客一危”、水运、交通工程建设等重点企业,提供“点单式”合规指导126次,成功护航汤始建华码头资产盘活、白马湖农场岸线审批等重大项目合规运营。对高频违法企业实施“约谈式普法”,精准推送风险提示,督促整改隐患152项,实现从“事后处罚”向“事前防控”的治理转型。
“以案释法”靶向宣讲提质效。该局精选超限超载、非法营运等典型案件31例,首创“一案五说”模式(说清违法事实、法律依据、裁量基准、违法后果、整改路径),编印案例汇编,深入客货运、驾培、港口等企业巡回宣讲20场。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,推动普法教育从“单向灌输”向“双向共鸣”转变,行业企业合规意识显著提升。
“信用修复”柔性机制促发展。该局创新构建“信用承诺+合规指导”机制,为符合条件的68家企业开辟信用修复“绿色通道”。配套推行行政处罚“三书同达”制度(同步送达《处罚决定书》《信用修复告知书》《合规指导意见书》),实现“查处一案、规范一片、修复一户”,变末端处罚为全流程法治服务。推动企业从“被动整改”向“主动合规”转变,行业信用生态持续优化。
下一步,该局将持续深化“精准滴灌”普法模式,聚焦新兴业态与共性风险,动态更新“合规指导清单”和典型案例库。着力推动“三书同达”制度化、常态化,探索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普法,扩大信用修复惠及面,构建预防、监管、服务、修复闭环机制,以更高水平法治服务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升级。